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焦点观察:《恰如其分的害羞》

2023-06-24 17:38:29 来源:个人图书馆-悠悠我思想

作者:伊尔斯·桑德(丹麦)心理治疗师,其作品《高敏感是种天赋》。 译者:冯力德


(资料图)

内容概要:

一、直面羞耻,(什么是羞耻?产生的缘由?)

*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一种害怕被排除在群体之外的恐惧。轻微的羞耻感是有好处的,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哪些地方做错了,能让你应对社交场合。如果反应过度,最大坏处是,会因为有点与众不同而非常尴尬和羞耻,因此表现脆弱、被压倒、无力应对,会选择逃避、孤独。

*羞耻感不同于内疚感,内疚与做的事有关,影响的是人的自信心,如果采取行动如道歉等,可以减轻,有办法弥补。而羞耻与自我认知相关,影响人的自尊,让人被动和无助,无法弥补,自信无法让人彻底摆脱羞耻感。

*羞耻与自尊心、自我意识相关。羞耻感反应的强度大小、时间长短,取决于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强弱。从出生起,自己感受到他人关注、重视和喜欢的体验越好,孩子就会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自尊心,积极认真的反应会给人内心的力量。如果人置身于缺乏内心力量支撑的情境、或暴露出自我意识中的缺陷,就会令人产生置于危险中,羞耻感就会爆发,内心深处会有个声音“你错了”,会尴尬,甚至想躲藏起来。

羞耻感会让我们不敢去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努力做到比别人更好,就是努力摆脱自我意识中的缺陷、自己觉得有问题的感觉,努力成功不断强化“假我”,抑制“真我”,压抑自己的需求,当别人的关爱表情唤起“真我”时,就会产生不安全、不自在,羞耻会使人很难在情感上与别人合拍。

*羞耻感会代际相承。

二、拥抱羞耻(有何危害?如何解决?)

羞耻会产生不安感、恐惧、退缩、独处,会降低行动的积极性和生活的质量,社交障碍,“假我”无法接受和忍受亲密关系,会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愤怒、厌恶、刻薄,其实其内心恰恰是渴望的。羞耻感可能是某些无法理解的行为基础。

敢于羞耻。敢于表露感情,有勇气承认内心的需求、不安和愤怒等,敢于接受被人的关爱。不再自认为高人一等,认识自己的平凡,敢于做一个会失败的普通人。想成为超人的人注定是孤独的。现实不很美好,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快乐,有幸福。

敢于做自己。通过问别人对你的看法、给自己拍视频、走进自己内心等,越了解自己,越有能力应对有可能唤起你羞耻感的场景。

拥抱羞耻。每向别人展示一次自己觉得羞耻的事情,你就会发现内心中多了一份自由,焦虑就会减轻一份。研究羞耻的情境,会意识到错不在你,从而提升自我意识;一段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的羞耻,可以通过从肩新的关系来改善;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人在羞耻时认为自己出了问题的感觉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与你当时正在做的事情无关,可能只是你与别人的人际互动出来问题,是一个可以纠正的问题;如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自己情绪的健康很重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西方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