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头条丨南京国家农高区有座“零碳”楼
天上光伏屋顶发电,地下地源热泵供暖
南京国家农高区有座“零碳”楼
3月17日,溧水区南京国家农高区内,中国东部(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正加紧建设。目前项目一期7栋建筑主体已全部封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其中4号楼作为“绿色明星”尤为亮眼。该建筑综合运用光伏一体化、地源热泵等技术,按综合节能率100%设计建造,投用运行后将实现“零碳”排放。
【资料图】
建筑要想实现“零碳”,需要从供能侧和节能侧两方面入手,刚刚完工的地源热泵系统就是供能的重要工程之一。创新港项目负责人赵航介绍,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为建筑制冷供暖,从而减少空调运行时消耗的电能,“创新港的地源热泵系统埋管深达120米,COP值达到6.16,也就是说1份电可以换取6.16份的冷量,能源替代效果明显。”
此外,4号楼还将配备光伏一体化系统,通过安装铺设单晶硅光伏屋顶、薄膜电池光伏幕墙等太阳能发电设备,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持续为建筑供电。设计团队算过一笔账,4号楼的空调、照明、插座、电梯等各项用电项目,一年的用电量每平方米约52.5千瓦时,而光伏发电量每平方米可达56.8千瓦时,因此,4号楼的天上地下两套绿色供能系统将能完全满足整栋建筑的全年用电需求。
在节能侧方面,4号楼综合运用节能建材、节能电器、节能电网等,力争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降低能耗总量,同时,通过利用屋顶灰空间地带增加绿植,既多了一项景观点缀,又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增加碳汇。据测算,场地现有的绿化面积约800平方米,碳汇为0.42吨,屋顶绿化面积约1500平方米,碳汇增量为0.78吨,整栋建筑一年可增加1.2吨“碳库”储量,有效抵消4号楼的碳排放。
创新港项目是南京国家农高区EOD总体项目的重要一环。EOD是绿色生态办公区的英文缩写,是指通过合理设计、规划建筑内外空间的物质和能源因素,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且能实现一定程度资源循环的新型办公方式。南京国家农高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正在有序推进其他5个项目的施工建设,“通过EOD项目的整体推进建设,农高区正在努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打开绿色智慧科创产业的发展空间,探索农业发展的绿色低碳模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关键词: